联系客服
客服二维码

联系客服获取更多资料

微信号:LingLab1

客服电话:010-82185409

意见反馈
关注我们
关注公众号

关注公众号

linglab语言实验室

回到顶部

个人简介:

1987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,获学士学位。

1990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专业,获硕士学位。

1996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专业,获博士学位。 

1997年9月至今任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理论教研室讲师、副教授。

 

联系方式:

通讯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,北京大学中文系

邮政编码:100871

 

专著:

《汉语字组的语义结构》,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,2015年。

 

参与编写或编著:

  1. 《语义学教程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6年。

  2. 《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》(王洪君主编)(第五章)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2年。

  3. 《高名凯文选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0年。

  4. 《语言学概论辅导教材》(胡明扬主编)(语音和词汇部分),语文出版社,2002年。 

  5. 《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》(徐通锵主编)(语音、语法、词汇部分)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1年。 

  6. 《汉字汉语基础》(王宁主编)(绪论部分),科学出版社,1997年。

 

论文:

  1. 《信息结构、次话题和汉语宾语的分析问题》,《广西师范院学报》,2014年。

  2. 《否定和双重否定的多维度研究》,《语言学研究》第十四辑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3年。

  3. 《谐声字族和汉语双字构词的一项限制条件》,《北大中文学刊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2年。

  4. 《从现代语义学看〈尔雅〉亲属词释义条例》,《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》第十一辑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1年。

  5. 《谐声字族和汉语双字构词的一项限制条件》,《语言学论丛》第四十三辑,商务印书馆,2011年。

  6. 《高名凯语言学学术思想介评》,《广西师范学院学报》第31卷,第4期,2010年。

  7. 《简评黎锦熙先生的〈比较文法〉》,《武陵学刊》第35卷,总144期,2010年。

  8. 《汉语语义范畴组配的基本层次和汉语单字的语义功能》,《北大中文学刊》,2009年。

  9. 《汉语复合词理解难易度的计算》(合作论文),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9.2:435-447, 台湾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,2008年。

  10. 《汉语语义范畴组配的基本层次和汉语单字的语义功能》,首届汉语字本位学术讨论会论文,2004年,刊于《字本位理论与应用研究》,山东教育出版社,2008年。

  11. 《“手持”类动词的语义演变和“把”字的语法化》,《语言学论丛》第三十四辑,商务印书馆,2006年。

  12. 《语义对立和语义同一》,《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》,苏新春、王惠主编,COLIPS PUBLICATION, SINGAPORE,2006年。

  13. 《汉语语义范畴的层级结构和汉语构词的语义问题》,《语言学论丛》第二十九缉,商务印书馆,2004年。

  14. 《中国二十世纪的语义研究》,《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大典》(语言学卷),福建教育出版社,2002年。

  15. 《绘景法、象似性和汉语的结构》,《纪念王力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》,商务印书馆,2002年。

  16. 《汉语单字格局的语义构造》,《语言学论丛》第二十二缉,商务印书馆,1999年。

  17. 《论汉语单字格局向双字格局转变的原因和途径》,《北大中文研究》创刊号,北京大学出版社,1998年。

 

专业领域 :

理论语言学

语义学

语用学

社会语言学

中外语言对比研究

 

担任课程:

本科生课程:

语言学概论

语义学

 

研究生课程:

语义专题研究

语用学

社会语言学

 

科研项目:

1995——2000国家教委,“字本位和语义句法研究”(徐通锵教授主持),参与“语义构词”的研究

1998——1999 国家语委中文信息学会(全项目的第一阶段),国家九五规划项目“汉语知识词库建立及词汇内部语义网络描述研究”(董振东教授主持)。参与基础理论讨论和词条审定工作。

2012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“基于多学科视域的认知研究”(周北海教授主持),参加子课题“面向能动认知的语言交际理论研究”。

 

获得奖项:

2008年度北京大学奖教金“北京银行奖”。

2015年度北京大学人文杰出青年学者奖。

来源 https://chinese.pku.edu.cn/rwfc/1224540.htm